和面、攤餅、翻面……要成為一代“煎餅俠”,心靈手巧必不可少,而如今,擁有一臺“打印機”就可以突破限制了。昨日(1月13日),成都一臺3D煎餅打印機在10分鐘之內(nèi)打印出了七八個手掌大的薄餅,小黃人、奧特曼、猴哥等造型各異的薄餅可以隨意選擇。其實,3D煎餅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和打印機差不多,只不過是將墨水換成雞蛋面粉,將紙張換成一個烤爐。
記者從研發(fā)團隊獲悉,目前主要是商用,下一步他們將推廣一款用于家庭使用的產(chǎn)品。
冉先生在自己工作室里調(diào)試好了煎餅打印機,他在打印機的底部放入了一個SD卡,里面存放了各種各樣的圖像?!拔覀冇袑iT的軟件可以繪圖。”冉先生打開一款繪圖軟件,在上面畫了起來,隨后將圖像保存為特殊格式。放入打印機后,機器讀取圖像,通過選取上面的點位,生成一個軌跡,最終打印出薄餅。
底部是一個烤盤,上方是一個可以橫向、縱向移動的機械裝置,裝置托著料瓶……冉先生按下開關(guān),機器料瓶就像畫筆一樣,在烤盤上面作畫,面粉混合物在上面發(fā)出“吱吱”響聲,不一會兒一個猴子的臉就在上面顯現(xiàn)出來。
在料瓶上面,一根軟管跟雞肋一樣。“這個可少不得?!比较壬榻B說,軟管控制氣壓,擠出“顏料”,讓整個漿液流出來時能夠呼吸吐納更自在。
冉先生說,自己家里也有孩子,哄孩子吃飯就特別頭疼,如果把食物弄成各種形狀,孩子就不會那么挑食了。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打印一塊薄餅的時間根據(jù)圖像復(fù)雜程度而定,通常只需要一分半鐘。
昨日,記者聯(lián)系到了研發(fā)人員陳先生,他表示,這種技術(shù)就是來源于3D打印技術(shù),10人團隊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才研制成功。他介紹說,為了適應(yīng)煎餅打印,它們在技術(shù)運用上進行了改進。打印美食,還是有一個準備配方的過程,雞蛋、蛋糕粉、黃油、白砂糖這些物品必須按照一定比例來配置,這些東西也就構(gòu)成了整個打印的“顏料”,“畫筆”根據(jù)圖像要求,在烤盤上勾勒出顏色深淺。
能不能打印成一個金字塔一樣的蛋糕?對于這個問題,據(jù)介紹,因為材料的原因,目前還有一定難度,不過,打印立體的食物,也是他們下一步研發(fā)的方向。陳先生還表示,下一步他們還會推出家用型的打印機,更加緊湊、小巧,商用型的將升級到可以同時打印多個薄餅,實現(xiàn)市場需要。